前言:近兩年,我國信用卡行業發卡量及交易規模均不斷縮水,持卡量、刷卡額萎縮,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惡化勢頭。在內憂外患業績萎縮下,我國信用卡行業面臨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出臺多項措施,如發布聯名卡、與京東、螞蟻等互聯網企業合作,與高鐵、飛機、美團等交通、生活場景企業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由于信用卡在釋放消費潛力和推動消費升級上的重要作用,值得銀行繼續堅守,因此穩存量也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1、我國信用卡行業發卡量及交易規模均縮水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信用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4-2031年)》顯示,信用卡又稱貸記卡,是商業銀行或信用卡公司向信用合格的消費者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2016-2021年,我國信用卡行業發卡量及交易規模持續上升,但是進入2022年后開始出現下降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為7.67億張,相較于2022年的7.98億張,蒸發3100萬張,降幅達3.89%,這是信用卡總量萎縮的第三個年頭。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持卡量、刷卡額萎縮與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惡化勢頭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外,其他銀行在信用卡數量統計口徑上出現下降。例如,交通銀行去年的在冊卡量減少了318.41萬張;截至2021年末時,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為7012.65萬張,2022年的時候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就已出現下降,減少112.93萬張。
不過,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是為數不多的“報增”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信信用卡累計發卡11552.06萬張,較上年末增長8.37%,增加891.77萬張;光大銀行信用卡客戶5092.69萬戶,年新增328.03萬戶。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此外,持卡量、刷卡額萎縮與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惡化的勢頭。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規模已達到475.2億元,規模同比增長超6倍。其中,信用卡透支占比達60.8%,是個貸不良的主要來源。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3、內憂外患業務萎縮,我國信用卡行業面臨諸多挑戰
那么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在前幾年信用卡最狂熱的時期,各大銀行為了追求更多客戶量,辦理基本上不設進入門檻,尤其是對客戶群體風險資質評估低,這也導致諸多風險較高的客戶群體辦理,而往往是這些用戶為滿足購物欲望,過度使用信用卡,債務如滾雪球般膨脹,最終陷入還款困境,導致信用卡的貸款不良率急劇上升。同時,這也降低銀行對風險的把控能力,信息泄露、欺詐和盜刷等犯罪行為層出不窮。
因此,為遏制亂象,2022年7月,銀保監會和央行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銀行信用卡存量業務在兩年過渡期內完成整改,提出了清理睡眠卡的相關要求,即“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占比;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政策法規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過該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新增發卡”。
同時,《通知》中還提到了“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提出“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
在監管部門趨嚴態度下,多家銀行相繼提高銀行卡辦理門檻和收費政策,但是也引起部分用戶不滿。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花唄、白條等新興消費金融相繼出現,并且辦理便捷與快速,同樣也具有積分、獎勵等制度,這對信用卡市場造成不小沖擊。根據在中國消費者對信用卡市場的改進意見調研中,38.03%的消費者希望信用卡市場能夠規范發卡營銷,保障消費者權益;33.82%的消費者則建議銀行加大線上業務的探索與發展,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數字化需求。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內憂外患下,我國信用卡市場加速萎縮。
4、信用卡市場不景氣,穩存量成未來關鍵
我國信用卡行業“吃香”時代逐漸走遠,尤其是疫情影響下,年輕人消費者更傾向于理性化,導致許多用戶開始注銷或者停用信用卡。因此,銀行為扭轉頹勢,出臺了各種措施。例如,與京東、拼多多、螞蟻等互聯網企業合作,以減免、賬單分期折扣、“0息”等方式,試圖為信用卡業務注入新活力;各大銀行開展與各種明星、IP聯名活動,推出各具特色的信用卡;與高鐵、酒店、飛機等場景進行合作,使用信用卡得到更多優惠折扣。在中國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的場景調研中,線下大型商超成為首選,占比達35.54%。生活服務領域占30.94%。餐飲場所和網絡電商平臺并列第三,均占28.73%。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不過,各大銀行策略層出不窮,但在市場競爭加劇下,其獲客成本不斷增加,而持卡人使用頻率與消費額度下降,讓各大銀行苦惱不已,甚至出現關停信用卡中心現象,如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關閉了桂林分中心、上海農商銀行關閉了信用卡部……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在釋放消費潛力和推動消費升級上的重要作用,值得銀行繼續堅守。那么該如何下手呢?
基于消費逐漸多元化和細分化,“精耕細作”穩存量、緩縮量,成未來信用卡行業主流策略。例如,可以在餐飲、商圈、出行等生活場景以及家裝、汽車、3C等大額分期場景進行深入挖掘,在微信、支付寶、京東等第三方支付進行深入合作,還可以在美團等生活服務平臺、銀行或監管部門宣傳等等,這都能成為信用卡能否逆轉局面的關鍵。(WY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