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產業和經濟國際化的先導產業,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低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改革開放以來,吉林省將大力發展服務業作為推進經濟持續增長和結構優化的主要著力方向,采取多種政策舉措促進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層次的提升。總體上看,近幾年吉林省服務業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增長速度平穩運行,產業結構向合理化推進,吸納就業的作用逐漸顯現,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和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一、吉林省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成果顯著
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自2005年以來,吉林省服務業增加值呈逐年上升勢頭,于2007年突破2000億大關。2008年全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442.73億元,同比增加417.29億元,是2005年以來增量最多的一年。在服務業總量不斷擴張的同時,服務業對GDP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按可比價格計算,2005--2008年,吉林省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均在40%以上,2008年的貢獻率為41.8%,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表明這幾年來吉林省主要依靠第二產業為主帶動經濟增長的格局正在逐步改變,成為以第二產業、服務業為主共同帶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一是服務業增長速度高位運行,年度增速高于GDP增速。2005--2008年,吉林省的服務業發展速度處在一個比較高的運行平臺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四年來,吉林省服務業增加值以13.6%、17.4%、16.4%、16.7%的增速向前發展,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1、5.3、2.6、7.2個百分點。其中,2006、2008年增速在全國位次均為第一位。而遼寧、黑龍江兩省的增速則分別在10%和12%左右徘徊,說明吉林省的服務業還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積極穩妥地實現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將會給吉林省的產業發展和能效優化帶來新的機遇
二是產業結構向著合理化演進。隨著服務業規模的迅速擴大,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吉林省的產業結構也呈現出由生產向服務型轉變的趨勢。2008年與1978年進行比較,第一產業比重下降了1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了4.7個百分點,服務業比重上升了19.7個百分點。1978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構成比為29.3:52.4:18.3;1988年調整為25.1:47.1:27.8;2008年調整為14.3:47.7:38.0,實現了產業結構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合理化方向轉變。
三是服務業投資總量不斷攀升,服務業投資率高位運行。為了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必須保持較高的投資率,因為投資是經濟較快增長的主動力。2005-2008年間,吉林省服務業投資額呈逐年大幅遞增趨勢,投資總量不斷躍上新臺階,2008年達到1971.86億元,比2005年增長2.5倍,占全部城鎮投資的42.9%。四年間,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完成服務業投資5412.88億元,平均增長36.4%。2005至2007年,吉林省服務業投資率一直高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率,僅2008年服務業投資率低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率。長期的投資積累,給吉林的經濟騰飛做了很好的鋪墊,不斷地加大服務業投資力度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促進服務業跨越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是吸納就業作用增強,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高于全國水平。服務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特別是吸納了從一、二產業轉移出來的一些富余勞動力,對解決就業問題、促進社會和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末,吉林省服務業就業人員為404.8萬人,占全省就業人員的35.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低于遼寧省5.8個百分點。
二、制約吉林省服務業發展的因素
近幾年來,雖然吉林省的服務業有了較快發展,但與遼寧、黑龍江兩省相比優勢不明顯,與發達省份相比差距較大,一些政策上的因素及客觀存在的問題制約了服務業快速向前發展。
一是服務業比重低,與經濟發展階段不適應。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約在60%-80%之間,它們在工業化發展中期階段比重也大都超過了50%。目前與吉林省人均GDP比較接近的印度、烏克蘭等國家服務業比重都達到了45%-50%。我國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服務業比重已達到50%左右,而吉林省近幾年來一直徘徊在38%左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是內部結構層次低,難以適應經濟現代化的需要。現代化工業和農業生產與現代化服務業是相互協調共同促進的。吉林省多年來還是傳統服務業和非生產性服務業占主體。2008年,吉林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產業增加值占服務業的44.1%,高于北京、上海、廣東20.1、13.0、7.9個百分點。而為現代工業和農業生產配套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為現代生活服務的新興非生產性服務業發育緩慢,服務貿易出口也與全國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說明結構優化的問題十分突出。
三是服務業投入少,基礎設施仍顯落后。有效投入是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投入不足必然影響服務業發展。2008年,吉林省全社會服務業投資比重為40.1%,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2.4個百分點,低于遼寧、黑龍江省8.4、10個百分點。高速公路里程為925公里,僅為遼寧省的三分之一,一些社會公益性基礎設施仍顯薄弱。
四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較低,制約了服務業的消費需求。盡管近幾年來吉林省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惠民政策連續出臺,民生工程逐年擴展,但總體來看,吉林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還不是很高。2008年,吉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829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95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933元,居全國第十位。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性支出主要以衣、食為主,由于收入水平偏低,對服務業需求潛能不足,對服務業需求有限,故制約了服務業的消費需求。
五是各級政府對發展服務業認識不夠。服務業涵蓋的范圍較廣,除生產性服務業外,很多是涉及民生的社會事業,有的地區對服務業重視不夠,投入力度不大,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
三、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吉林省是一個資源型產業比重偏高的省份,二產的進一步擴大勢必要受到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控制,而服務業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就業量大,能促進消費和投資兩方面需求,因此,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社會經濟快速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的發展是工農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服務業能否快速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經濟增長速度。為此,各級政府要提高發展服務業的緊迫感、責任感,創造性地抓好服務業的宏觀指導,定期研究解決服務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進一步建立健全服務業工作管理體系,努力開創服務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是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找準服務業發展的突破口。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中之重,對制造業具有強大的支撐和引導作用。當前吉林省制造業快速發展為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要將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建設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在物流等領域主動承接生產性服務業轉移,不斷提升吉林省生產性服務業對先進制造業的綜合服務功能,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實現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升級。
三是關注民生,加快消費升級引導。要使城鄉居民的消費性服務意愿轉變為有效消費需求,提高收入水平是基礎。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壟斷行業的超額利潤,建立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等,是服務業發展和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應有之舉。同時要適時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吉林省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四成以上,這一群體存在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對促進吉林省服務業上臺階具有重要意義。一要采取措施繼續促進農林牧漁業發展,引導其為農業發展提供支持性服務,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二要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支持當地農民創辦商場、超市、專賣店等消費場所,滿足農民對傳統服務業的需求;三要加大財政投入,積極發展農村旅游業、金融業等新興服務業,促進城鎮現代服務體系逐漸向農村延伸,不斷提高農村的消費升級。
四是多渠道增加服務業投入,支持優勢企業做大作強。應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適當增加一定數量的引導資金,引導銀行貸款和社會資金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同時,還要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對服務業的投入,改變服務業總體規模偏小、規模企業偏少的問題,加強引導,建立品牌化、規模化企業,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五是擴大就業,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把服務業作為作為今后擴大就業的主攻方面,優化結構,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進一步發展社區服務、旅游、文化等就業潛力大的服務行業。政府在稅收、勞動保障及技術方面加大政策扶持,為大學生及下崗人員提供創業和就業機會。同時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加快培育服務業緊缺的專業人才和使用人才,解決服務專業人才匱乏、管理水平較低的突出問題,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